-
咨詢服務CONSULTING SERVICE
-
精細加工FINE MACHINING
-
廠家直銷DIRECT DEAL
-
大量現貨LARGE STOCK
-
來圖訂制CUSTOM DRAWING
關于碳纖維及碳/碳復合材料,你想了解的這里都有2020年,隨著COVID-19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各行各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碳纖維作為關鍵戰略材料之一,在疫情影響下,也面臨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基于此,第五屆國際碳材料大會暨產業展覽會特設碳纖維及碳/碳復合材料論壇,碳纖維論壇將重點聚焦風電葉片、熱塑性復合材料、綠色復合材料以及碳纖維壓力容器四個領域,另設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內部研討會。碳/碳復合材料論壇將重點聚焦行業技術發展及應用。本次論壇旨在從行業存在的痛點出發,探討行業發展方向,促進碳纖維行業繁榮發展。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DT新材料
協辦單位
中南大學炭/炭復合材料研究所
西北工業大學復合材料系
陜西省碳/碳復合材料工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承辦單位
寧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媒體
復材網、材視科技、夯邦、復材應用技術網、碳纖維研習社、紅眼兔、仿真秀
論壇主席
朱波
山東大學教授(碳纖維論壇)
黃啟忠
中南大學教授(碳/碳復合材料論壇)
01
風電葉片
國內碳纖維龍頭企業紛紛布局大絲束碳纖維,原因其一就是看好了碳纖維在風電葉片領域的應用前景。這其中包含光威復材投資20億元在包頭建設“萬噸級碳纖維產業化項目”;上海石化擬投資35億建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吉林國興碳纖維有限公司投資近10億元建設年產5000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投資15.5億元建設年產10000噸差別化大絲束碳纖維項目。
圖片
論壇報告嘉賓及報告題目
圖片
王寶銘
圖片
王寶銘
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部長
報告題目:《碳纖維低成本化制備及能源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高性能碳纖維在風力發電、石油開采、電力輸送等能源行業的推廣應用,對碳纖維高效率生產技術和低成本化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李成良
圖片
李成良
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
報告題目:《碳纖維在風電葉片上的應用及技術進展》
隨著風電葉片尺寸不斷增大,輕質高強、低成本設計技術越來越成為葉片設計開發的主流趨勢,碳纖維的關鍵成型技術在葉片設計和應用上的不斷突破,成為未來大葉片開發的關鍵所在。
吉明磊
圖片
吉明磊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研發總監
報告題目:《道生天合高性能環氧系統料-助力碳纖維復合材料新發展》
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發展離不開高性能樹脂的配合。
李巖
圖片
李巖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院長
報告題目:《植物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研究開發資源環境友好型綠色航空、綠色車輛和綠色建筑等已成為國際先進技術領域的共識。開展植物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力學基礎研究,實現力學高性能化,對于推動我國在這些領域的領先發展,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重要意義。
李博
圖片
李博
伍德麥肯茲咨詢有限公司亞太區咨詢主管
報告題目:《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從全球市場規模發展趨勢,各個區域性市場發撒站概況,核心技術與市場發展側重點以及海上風電發展前景等方面對市場環境展開研究,并針對目前全球市場存在的發展機遇與潛在市場風險進行分析與總結。
王國軍
圖片
王國軍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葉片產品經理
報告題目:《碳平價后時代,大型風電葉片創新設計和發展》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導致風電市場出現搶裝潮,裝機量持續攀升。但是,平價上網后,風電企業應該如何調整研發策略及戰略布局,以期達到行業持續快速發展?
02
熱塑性復合材料
熱塑性復合材料由于其優異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及汽車等領域內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是目前國內對連續纖維增強高性能熱塑性復合材料預浸料制備技術的研究進程較為緩慢,高性能熱塑性復合材料仍處于實驗、小試階段以及初步的應用探索,產業化生產方法還不成熟,如何完成國內高性能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產業化發展,仍需行業內外的研究人員共同努力。
圖片
論壇報告嘉賓及報告題目
圖片
祝穎丹
圖片
祝穎丹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報告題目:《熱塑性復合材料技術》
熱塑性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輕質高強、耐疲勞、可回收利用等一系列優異性能,在空天地海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深受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本報告重點介紹熱塑性復合材料設計、制造以及應用等方面的進展。
肖軍
圖片
肖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碳纖維復合材料高預應力纏繞技術及其應用》
碳纖維預應力纏繞技術可以實現結構高性能制造,實現減重和提高結構效率,在高速旋轉機械動部件和高壓容器上有重要意義。報告了分析了預應力纏繞、應力松弛機理和提高剩余預應力的途徑,介紹了500MPa級熱固性預應力維纏繞技術和1000MPa級熱塑性預應力纏繞技術及其應用。
譚洪生
圖片
譚洪生
山東理工大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報告題目:《系列連續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研究》
連續纖維增強高性能熱塑性復合材料以輕質高強、良好的抗沖擊性能、成型周期短、可二次成型、廢料可回收再利用等獨特優點,逐漸受到復合材料工業界的關注。
03
綠色復合材料
綠色化是材料技術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涉及多方面的內容,最終要實現材料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對環境的影響減到最小。
圖片
論壇報告嘉賓及報告題目
圖片
李偉秋
圖片
李偉秋
匯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精密工具事業部總經理
報告題目:《針對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工及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碳纖維復合材料、高溫合金、碳化硅復合材料、陶瓷、藍寶石、玻璃等硬脆性材料加工領域,匯??萍技瘓F研發了以超聲五軸聯動加工中心、超聲加工系統、整體PCD微刃刀具以及綠色技術配套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為硬脆性材料的加工難題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張世偉
圖片
張世偉
江蘇澳盛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監
報告題目:《汽車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解決方案》
關于碳纖維開發與應用現狀、汽車結構加強方案與應用案例、拉擠汽車結構件應用方案以及熱塑性解決方案與應用方向
劉耀東
圖片
劉耀東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報告題目:《干噴凝膠紡絲技術在高性能聚丙烯腈纖維及碳纖維制備中的應用》
不同于傳統濕法和干噴濕法紡絲技術,凝膠紡絲通過溫致凝膠相轉變極大提升聚合物鏈段的結晶取向程度,所制備聚丙烯腈纖維兼具高強高模力學特性(強度≥1.1GPa、模量≥18GPa、斷裂伸長比8-16%)。采用凝膠紡絲制備的聚丙烯腈纖維已實驗證明可用于高強高模高韌碳纖維制備,并在表面本征結構調控方面獨具優勢,可兼具濕法、干噴濕法的優勢。
劉艷景
圖片
劉艷景
四川大學
報告題目:《綠色可控的自增強微波技術》
本文提出了一種綠色可控的自增強微波技術,用于碳材料的高效表面改性??諝馐俏ㄒ坏难趸瘎2煌瑝毫ο碌臄抵的M表明,在8000pa和80pa下,碳纖維布的存在會觸發和增強空氣等離子體,呈現出不同的電子數密度和電子溫度分布,從而實現高效可控的等離子體修飾。
04
碳纖維壓力容器
碳纖維壓力容器具有質量輕、高強度、高模量和可設計性強等特點,在車載儲氫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是目前國內關于碳纖維壓力容器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仍然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圖片
論壇報告嘉賓及報告題目
圖片
白勇
圖片
白勇
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報告題目:《70MPa高壓儲氫瓶力學性能研究》
Ⅳ型非金屬內膽纖維全纏繞儲氫瓶,因其重容比小,耐腐蝕性好,成本低,已成為車載高壓儲氫瓶技術發展主流。中國目前的Ⅲ型氣瓶處于裝車測試階段,Ⅳ型瓶處于研發階段。本報告主要闡述:建立一套完善的儲氫瓶設計方法、利用仿真分析優化技術進行多層內膽結構設計,提高內膽氣密性及抗氣體滲透性,實現瓶口組合閥可靠的密封結構設計,完成儲氫瓶樣品的疲勞、火燒、極限溫度、環境等關鍵性能測試等。并建立一個設計與評價規范體系,最終形成產品產業化的技術。
楊小平
圖片
楊小平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碳纖維與新能源乘用車研發與發展趨勢》
碳纖維是新材料領域占第一位的戰略關鍵材料,可以講,沒有碳纖維就沒有中國的國防,碳纖維作為一種高性能纖維,必須變成復合材料或者終端產品才能實現其高性能和高附加值。本報告從碳纖維復合材料性能特點,碳纖維復合材料新能源車身結構件 、燃料車用70MPa儲氫復合材料氣瓶等研發進展。
祖磊
圖片
祖磊
合肥工業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纖維纏繞壓力容器結構設計與成型工藝》
纏繞線型模式與結構設計無法兼顧工藝可行性與結構力學性能,導致容器結構效率難以有效提升,是目前制約著纖維纏繞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本報告將重點介紹纏繞線型模式與軌跡規劃、纏繞壓力容器精確建模及漸進損傷失效分析、封頭補強結構設計及工藝仿真、干法纏繞工藝參數設計、大張力纏繞結構分析等纏繞結構設計與成型工藝關鍵技術的最新工進展。
王曉寧
圖片
王曉寧
奧林巴斯(北京)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副部長
報告題目:《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超聲檢測方法介紹》
碳纖維的檢測歷來都是檢測難題,尤其是不同行業的制作工藝差異,導致材料的聲學性能存在巨大差異。使用相控陣超聲技術可以直觀快速地檢測碳纖維復合材料內部的分層缺陷,并可對缺陷進行尺寸和深度等定量測量,而低頻超聲技術則可對一些蜂窩結構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進行檢測,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檢測手段。
陳明新
圖片
陳明新
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纏繞市場經理
報告題目:《碳纖維復合材料高壓氣瓶干法纏繞成型概況》
隨著纖維纏繞制品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纖維纏繞技術的發展也十分迅速。碳纖維纏繞復合材料氣瓶具有質量輕、韌性強、耐疲勞等優良特性,在儲氫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氣瓶的纏繞成型方式主要分為干法纏繞和濕法纏繞,由于適用于濕法纏繞成型的樹脂基體種類較少,同時濕法纏繞中對制品的含膠量難以控制,容易產生氣泡與空隙等缺陷導致成品的質量不易控制。而干法纏繞中浸膠工藝制備的預浸帶能嚴格地控制質量和含膠量,使得干法纏繞制品的性能更加穩定。
吳剛平
圖片
吳剛平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報告題目:《氫燃料電池用氣體擴散層的研究進展及未來展望》
氣體擴散層是氫燃料電池的關鍵基礎材料之一,極大影響著燃料電池的發電性能。介紹了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在氣體擴散層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及當前存在的問題,并對氣體擴散層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05
碳/碳復合材料論壇
光伏及半導體行業和工業熱處理行業發展迅速,成為碳/碳復合材料大規模應用的突破口。
但是,碳/碳復合材料行業的發展仍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產品批量化生產過程中,如何降低成本?批量制造水平和能力如何提高?環保問題如何解決?如何實現綠色制造?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如何加強碳/碳復合材料的應用研究?如何挖掘和開發碳/碳復合材料的潛在應用市場?如何提高碳/碳復合材料領域企業的研發能力?
為此,DT新材料特邀碳/碳復合材料領域行業專家,召開碳/碳復合材料行業研討會,旨在推動碳/碳復合材料的長遠發展。
圖片
論壇報告嘉賓及報告題目
圖片
郭領軍
圖片
郭領軍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熱解碳基復合材料的制備,結構及性能》
CVD-熱解碳對碳基復合材料(如C/C復合材料)具有碳纖維損傷小,性能一致性好等特征,而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軍事等領域。本文主要討論了焦炭顆粒、納米碳管、多尺度預制體增強的熱解碳基復合材料的制備、結構和性能,并對其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黃啟忠
圖片
黃啟忠
中南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碳/碳復合材料行業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炭/炭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剎車用炭/炭復合材料、機械密封用炭/炭復合材料、燃料電池用炭/炭復合材料、半導體用炭/炭復合材料、航天用耐燒蝕炭/炭復合材料、炭/炭復合材料的其他應用、炭/炭復合材料研究新技術、炭/炭復合材料的發展方向。
李國棟
圖片
李國棟
中南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高性能C/C、C/陶復合材料快速制造新技術》
報導近幾年自主研發的炭纖維表面改性技術與性能參數;高性能低成本制造C/C復合材料與C/陶復合材料新技術、原理與性能影響因素;分享CVD涂層技術在纖維表面改性和復合材料界面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肖志超
圖片
肖志超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員
報告題目:《碳/碳復合材料在尺寸超穩定結構中的應用》
報告嘉賓主要研究方向是炭/炭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高性能樹脂基熱防護材料。主持了10余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產業化項目,開發了飛機炭剎車盤、高溫熱場材料等多種產品,獲得國防科技二等進步獎、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專利優秀獎等10余項成果獎,授權專利80余項。
賈建剛
圖片
賈建剛
蘭州理工大學副教授
報告題目:《C/C復合材料快速制備及異質形核誘導RL-PyC形成》
快速致密化以及熱解炭織構控制是低成本、高性、能C/C復合材料研發的必要前提和關鍵基礎。通過自行研發的液相汽化TG-CVI等快速致密化裝置,可以在預制體中建立起較大且恒定的溫度梯度,能有效克服常規TG-CVI技術中因溫度梯度連續下降而顯著降低沉積效率及后期表面結殼問題,且易于實現大尺寸C/C復合材料制備。
劉俊鋒
圖片
劉俊鋒
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報告題目:《高效制備碳/復合材料的思考》
碳碳復合材料高效制備的瓶頸問題、高效制備碳碳復合材料的思路、高效制備碳碳復合材料關鍵技術的研究、高效制備碳碳復合材料的初步成果。
王秀飛
圖片
王秀飛
北京優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技術副總
報告題目:《速440km/h高鐵用碳陶制動閘片的研制》
報告嘉賓為教授級高工,北京優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技術副總,先后承擔科技部、省部級項目10余項,帶領團隊研發了多種飛機型號制動產品、坦克制動產品和高鐵制動產品。共發表文章30多篇,申請國家專利20多項。
肖鵬
圖片
肖鵬
湖南世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報告題目:《碳陶復合材料制動盤在軌道交通的應用進展》
報告嘉賓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世鑫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董事長。自2001年從事碳陶復合材料研究以來,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計劃、863計劃、總裝重大專項、湖南省重大專項等項目30余項,研發多種關鍵器件應用于國家重點工程裝備和武器裝備。

